高保障保單免被強制執行!這些人可替「保單贖身」

2024-06-04


金管會宣布修《保險法》,引國外「介入權」制度,允許保單的「被保險人」、「受益人」、及「與要保人有保險利益者」,這三種人都可行使保單介入權,替債務人保單「贖身」,等於替債務人還債,成為該張保單的要保人,享有要保人的權利義務。

例如過去買了較高利率保單、高保障保單,對要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而言,保單繼續有效的價值很大,因此讓被保險人、受益人介入,在保單解約金額度內,替要保人還債,讓保單不會被迫終止。

而行使保單介入權,變成保單的新要保人後,保單繼續有效,新要保人可以繼續繳費、解約、借款、或變更受益人。

例如要保人(父母)欠債1000萬元,有一張解約金2000萬元的壽險保單,現況是,該張壽險保單只能被迫強制解約、拿去還債,高保障也隨之消失。

「介入權」制度上路後,要保人(父母)可在收到保單扣押命令後的三個月內,由被保險人、受益人(如子女)行使保單介入權,替這張高保障保單「贖身」,成為「新要保人」,保單繼續有效。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也因行使保單介入權後,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會成為「新要保人」,因此也要求介入權人,需與要保人有保險利益者。

所謂「保險利益」是指要保人家屬、生活或教育費所仰給之人、債務人、為本人管理財產或利益者。

引用新聞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8010051?from=edn_search_result

本網站資訊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者,任何形式轉載、重製、散布、公開播送、出版或發行本網站內容應取得該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Copyright © 2022 林梓燁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