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保險制較優?專家:恐是對健保制度的想像錯置

2023-10-26


高齡化社會將至,台灣長照體系負擔漸增,為解長照財源難題,在野黨總統參選人均提出「長照保險制」政策,副總統賴清德則表示,將延續現行由稅賦作為財源的方式。專家表示,政策制定者、民眾支持長照保險制,恐是對健保制度想像的錯置;高齡化、少子化雙重夾擊,繳保費者少、用資源者多,由政府稅收預算,比採社會保險制度不易破產。

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林金立說,若成立長照保險制,政府無法主導資金分配,需由類似健保會的審查委員會委員,決定資金去向,恐讓資源流向業者利基較大的日照中心等資源。民眾需要的居家型、社區型照顧資源,以及偏鄉資源布建,會較難落實。目前國內居家、社區資源,與住宿式資源相比,已相差甚大,甚至相差10倍以上,且長照資源一定要在地化,因此應由政府出面,讓資源深入各地。

林金立指出,若以長照保險作為長照服務財源,比照健保經驗,費用由政府負擔3成、民眾負擔3成、雇主負擔4成,意即7成財務責任來自民間。一旦長照保險虧損,勢必需要增加保費,加上未來繳保費者漸少、使用資源者漸多,恐陷入破產窘境。

「與政府比起來,社會保險比較容易破產,採長照保險制的國家,財務上都經歷破產危機,被迫加保費、限縮給付項目。」林金立說,目前以特種基金編列預算的方式,反而能讓政府承擔較大責任。

「不少民眾同意改用長照保險制度,這非常奇怪。」林金立說,長照保險制需要民眾掏錢,理應引起民眾反對,目前贊成者多,應是民眾聯想到全民健保,以為有了長照保險,就能有「長照卡」,隨刷隨用,但這在長照資源上,無法比照,各國長照服務均要經過評估才能使用,民眾想像錯置,政策制定者也應注意。

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林立峯說,不論採用長照保險制,或沿用現行長照基金,「使用者付費」觀念很重要,這可以引導民眾善用長照資源,把錢花在刀口上,解決問題。另應培養民眾透過預防,延緩失能、失智,不能完全仰賴照顧服務,應學習自我恢復生活的能力。

引用新聞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7532294?from=edn_search_result

本網站資訊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者,任何形式轉載、重製、散布、公開播送、出版或發行本網站內容應取得該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Copyright © 2022 林梓燁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