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2大準備重點 善用保險放心變老

隨國人平均餘命延長、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醫療保健費用持續增加,加上政府提供的退休金不足等趨勢影響,不禁令民眾心慌慌,不知道要準備多少錢,才夠支應退休後的所有開銷。其實只要提前進行退休準備,安穩邁向人生下半場並非是難事,且近年透過保險規畫退休者持續增加,建議可從二大重點著手,並挑選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險,善用保險優勢「好好變老」。
考量到年紀增長,老後醫療的需求與開銷也比青壯年還高,因此愈來愈多人透過保險規畫退休,預先建構退休安全防護網。全球人壽商品部副總賴庭宇建議民眾,可從二大重點著手規畫,一是「檢視現在」,先檢視自己的家庭責任,若不幸發生意外或疾病,是否有能力支付醫療及照顧花費,且不造成家庭經濟壓力,對於後續選擇保險種類,是相當重要的檢視工作。二是「放眼未來」,除要思考該如何在退休後維持穩定生活費,並要針對退休後醫療及照護做完整規畫,才能讓退休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嚴;若不幸發生突發狀況時,周全的保險計畫能將其為生活帶來的影響與衝擊降到最低。
但保險種類相當多元,民眾如何選?其實很簡單,先檢視自身需求,即可順利找到適合的退休規畫。賴庭宇建議,對於希望在退休後有穩定金流可以維持生活者,可選擇具有增額或還本特性的壽險,趁早規畫保費相較便宜,且拉長退休金累積的期間,也能減輕退休準備的預算壓力。
台新人壽則分析,以傳統型保險商品而言,首選「利變型還本終身保險」,生存保險金設計可提供穩定現金流,且利變型商品透過宣告利率機制,保戶每年有機會享有增值回饋分享金。投資型保險的年金型商品也是可選擇的良方,保險公司與保戶約定好發放年金的時間點,到了約定好的時間點,保單帳戶價值就會依保戶投保時選擇的「一次給付」或「每年給付」發放,提供退休所需穩定的現金流。至於投資型保險連結的標的配息及帳戶撥回機制,也可提供長期而穩健的現金流,增加所得替代率,提升退休族生活品質。
若是希望在「醫療費用」預做準備的人,則可選醫療保險,賴庭宇指出,尤其是趁年輕、體況好及早投保終身醫療保險,不但會有相對較便宜保費,早投保也能提早享有完整保障,也能避免體況不佳時投保可能被拒保或加費,且利用限期繳費終身保障特性,繳費期滿後就不用再繳保費,不用擔心還要拿部份退休金來繳保險費。
聚焦3保障 打造樂退鐵三角
不少人選擇透過保險規畫退休生活,但市面上銷售的保險種類相當多元,從何選起令民眾霧煞煞,保險專家推薦,退休規畫常見的三大保障類型,包含壽險保障、醫療保障及長照保障,常見的壽險及醫療險通常民眾都會優先補足,但長照險往往成為遺漏項目,建議民眾可加強這塊保障,打造退休完整鐵三角。
台新人壽指出,一般民眾進行退休規畫時,購買較多的險種多是住院醫療保險商品,但常忽略,其實加強長照及特定疾病相關的保障也至關重要,建議可針對如長照、特定傷病、重疾及癌症加強建構保障。
全球人壽商品部副總賴庭宇表示,在老化及少子化影響下,長照問題已不能忽視;若要降低長照衝擊,面臨照護需求時能獲得有品質的照顧,減輕家人負擔,更要趁早規畫長照險,且愈年輕投保,保費相對便宜。
賴庭宇認為,整體來看,民眾若想利用保險規畫退休,只要仔細思考自己未來的規畫,考量到可能的需求與風險,其實就能夠找出適合自己的保險規畫,讓未來的退休生活未雨綢繆不用愁。
除長照容易被忽略,台新人壽提到,對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身故保障的保額是否足夠也容易忽略,可依自身需求補足身故保障:如保障型利變壽險、定期壽險。針對同時有美元資產配置需求者,則可選美元保障型利變商品。一般民眾在退休理財的觀念上,可能多偏重在投資報酬的評估衡量,而疏忽了對自身及家庭保障的需求。投資型保單是可兼顧投資報酬並滿足壽險保障的選擇。
但民眾難免會問,市場上下波動,投資型保單是否有風險,真的能列入退休規畫?台新人壽說明,投資型保單結合了保險與投資雙重功能,因此與保單及投資相關的風險,購買的保戶都須承擔。建議民眾購買前應向理財顧問或保險公司詢問清楚,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退休規畫工具。
台新人壽強調,若介於青年及壯年時期,因可承受風險較高,建議可布局股票標的,透過股票高獲利特性,來提升保單價值。若已屆退休族群,則建議以較穩健及保守標的為主,例如風險等級較低之固定收益標的,來協助達成退休資產累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