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經濟支柱過世...問題接踵而來 房貸壽險能幫上忙?

買房向銀行借款所背負的債務,可能是多數人一生中最久且最沉重的負擔。根據保發中心2021年的統計,人壽保險有效契約平均保額僅新台幣83.7萬元,同年聯徵中心資料顯示,國人平均房貸金額高達新台幣804萬元,若在房貸期間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因故無法繼續繳交房貸,將對家人安穩的生活造成嚴重衝擊。因此有不少民眾會選擇「房貸壽險」,而在決定是不是需要房屋壽險之前,有什麼一定要知道的呢?
替房子買一張保單
「房貸壽險」顧名思義,就是替房子買一張保單,當家庭主要經濟提供者身故或完全失能時,可以用保單來還清房貸,使得房屋不會因為房貸未繳清而被法拍,甚至還清後還有剩餘款項可供家人生活,讓家人無後顧之憂,市場也常以「留屋、留愛、不留債」來行銷這類商品。
台灣平均投保率約二成
根據統計,台灣房貸壽險的平均投保率約在二成左右,主要承作客群年齡層介於30~50歲,主要是因這個區間的客群為購屋族主力。
房貸壽險三大特點一次看
而房貸壽險具有三大特點,第一,房貸壽險費用跟一般壽險比較會較便宜一成至二成不等;第二,一定年紀及一定投保額度下可以免體檢,通常投保年齡20足歲~55歲(含)以下,基本上都不需要做體檢,保單比較容易核過;第三,辦理房貸時同時辦房貸壽險,貸款條件與房貸利率有望優惠;但須留意,房貸壽險期滿無法領回,房貸越少保險理賠越少。
進一步來看,房貸壽險類型可分為平準型及遞減型,平準型指在房貸期間,每年的保額固定,並不會因為房貸餘額降低有所變動,若一開始保足額,未來不幸發生意外,除了可以支付房貸以外,還有剩餘金額讓生活無虞,但整體保費較高,遞減型則是隨著房貸未還款金額減少,保障額度也會逐漸減少,不論是在保險年度的前期或後期,理賠金還完房貸後的餘額都不多,保費較平準型低。
保險業者指出,女性保費支出比男性便宜,加買房貸壽險時可用女主人名義申辦房貸,買房貸壽險會比較划算。不過,房貸往往是家庭的最大支出,基於家庭財務及風險承擔能力等考量,建議房貸壽險優先以肩負「房貸責任」的一家之主為被保險人,才能有效規避房貸風險。
而究竟該如何評估自己適不適合添購房貸壽險?保險業者建議,具有2種關鍵身份的人,可以考慮購入,首先是首購自住族、同時也是家中經濟支柱者,因為房貸壽險本意就是避免家庭因為經濟支柱過世或失去工作能力,導致全家人經濟陷入困難,甚至無家可歸的窘境;再來就是本身的壽險額度遠低於房貸者,可以考慮藉由房貸壽險,趁機提升壽險額度。
保險業者也提到,在投保房貸壽險時,把握「足期足額」的原則,就是投保的保障年限至少要等於貸款年限、保額也要與向銀行貸款的金額相當。在「足期足額」的原則下,平準型可在償還銀行房貸之後將剩餘的資金用來照顧家人生活,適合本身已投保的壽險保障額度小於房貸額度,同時要照顧老小的三明治族群,至於沒有小孩的單身貴族或頂客族,而且本身已經購買壽險或意外險,就可選擇遞減型。
引用新聞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7207757?from=edn_search_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