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投資型保單 打造穩定現金流

勞保、勞退是多數勞工重要的退休金來源,但近年勞保基金潛藏破產危機、勞退虧損等負面消息,讓不少勞工擔心未來退休將面臨錢不夠用的問題。壽險業者建議上班族,可優先規劃4大醫療保障,如有餘裕再為自己做好退休資產累積以及預留給家人的愛,更能面對未來突如其來的風險。
根據勞保局公布數據顯示,去年勞保收支短絀386.11億元,連續第六年入不敷出,使勞保年改議題再度浮上檯面,加上去年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新制勞退基金虧損金額達2,280.3億元,收益率負6.67%,以目前新制勞退有效帳戶試算,每位勞工收益平均減少1.8萬餘元,引發部分勞工憂慮退休金縮水的問題。
除了勞保或勞退不保險的問題,國人壽命又持續延長。據內政部公布「2021年簡易生命表」指出,國人平均壽命已突破80歲大關,意味著65歲退休後,平均至少要再活15年,讓不少人擔憂養老金不夠支撐退休後所需的花費,因此上班族應及早部署退休準備,除了補強醫療保障外,更應打造穩定的退休金流,以維持老後的生活品質。
全球人壽建議,上班族可先規劃四大醫療保障,包括「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癌症險、長照險及重大傷病險」,都是可填補一旦發生就會衍生相當高醫療費用或是長期照護費用的保障等。
為自身的醫療保障打底後,手頭還有餘裕的民眾,則可著手規劃退休準備,以依照自身風險屬性,選擇穩健累積資產的利率變動型壽險或是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型商品,比如變額萬能壽險與變額年金保險。
若選擇利率變動型壽險,除了擁有預定利率來保障最低的保障額度外,還有宣告利率機制,可隨著市場環境,有機會利用宣告利率來獲得增值回饋分享金,並且把增值回饋分享金透過購買增額保險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保障額度,藉此加快保單價值準備金的累積速度。
部分利率變動型壽險商品在繳費期間,更提供高壽險保障倍數且繳費期滿後可轉入年金險規劃,商品年期設計多元,能滿足短、中及長期的規劃需求,無論是退休規劃還是資產傳承,都是不錯的好選擇。若身故,也能留給家人高額壽險理賠金,以支撐短期家庭經濟。
至於投資型商品常見為變額萬能壽險,是兼具壽險保障及投資雙功能的保單。一般來說,保戶繳交的保費在扣除相關費用後,剩餘金額會投入分離帳戶並依保戶選擇的投資標的進行投資,而這類商品在費用收取的部分,包含保費費用與每個月都會從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的保單管理費,以及投資相關費用外,變額萬能壽險因為還有提供壽險保障,每個月也會從帳戶中另外扣除提供壽險保障的保險成本。
上班族存退休金 掌握三原則
據勞動部去年調查,有近五成勞工靠「投資所得」攢退休金。投信法人指出,存退休金要掌握三原則,一是要計算每個月在扣除必要支出後,估算出可用做投資的「閒錢」有多少;二是按照自身能夠承受的風險,依保守、穩健或積極等不同的屬性來設定預期報酬;三是要做好資產配置。
根據勞動部去年調查,勞工規劃退休後生活費用來源,以「勞保老年給付及勞工退休金」占66.9%最多,其次為「儲蓄」占66.2%,「投資所得」占48.4%居第三,「由子女供應」占4.2%,另有12%「目前無規劃」。
從上述調查資料可知,「投資所得」對於勞工在規劃退休後生活費來源,確實占有一席之地,但值得留意的是,以儲蓄作為主要退休後生活費用來源的勞工比重更高。這意味著國人對於退休資產投資呈現仍顯保守。
安聯投信表示,在做退休理財規劃的時候,若過度保守,會產生退休金不足的窘境。尤其是如果以儲蓄為主等過於保守的理財結果,其中一個很容易面臨的就是購買力風險,受物價上揚、通膨等因素所影響。
另一個風險,則是會影響退休後的現金流是否充裕,是否有餘力足以應對突如其來的開銷、如健康醫療、或家中成員等預期以外的緊急需求。
安聯投信表示,對勞工朋友而言,退休理財的那一包資產規劃,很重要的一點是所投資的標的、資產屬性,是否能夠讓人安心;此外,是否能夠有紀律的按照計畫、照表操課,更是關鍵。
安聯投信表示,以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為例,這類產品設計和投資策略,就是著眼於有效因應現階段低利率、收益資產荒、人口結構老化,以及退休投資熱度增溫等改變,提供長期追漲抗跌、兼顧收益及成長機會,穩定累積報酬。
以多重資產概念基金為例,可兼顧收益成長機會的多重資產策略,很適合作為核心資產。 安聯投信表示,多重資產在市場不好的時候,重點不是在於會不會跌,而是在於波動度會比單一股票資產來得比較低一點;換言之,平衡型資產重點就是在於可以把風險係數往下降,創造被動收入與資本利得空間。
再看搭上退休投資浪潮、有重燃市場需求熱度的組合基金。安聯投信表示,這類基金因為是由專業經理人依據投資策略來做資產配置,藉由挑選適合一籃子基金,再依據景氣、金融市場變化靈活調整部位,很適合作為退休投資的標準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