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改革 別只是調整點值就好

在面對健保點值的同時,應該也要面對在台灣醫療體系下長年的弊病!
前幾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針對《全民健康保險法》第六十二條修正草案中的「健保點值」進行審查,其中國民黨提出兩個版本為不得低於「一點○點九五元」或「一點一元」,並以公務預算補足財源;而面對點值調整所帶來鉅額的財源負擔,前者將會增加七○五億元,後者將會增加至一一五○億元。
在公務預算的有限撥補下,漲保費便成為接下來全民要面對的事情。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台灣有將近四百萬人平均月薪不到四點三萬元,除了伴隨著物價與房價持續上漲,更面對到近期的電費調漲,民眾在萬物齊漲的情形下恐怕只會更雪上加霜,更何況公務預算也是人民的納稅錢。
甚至台灣將在明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統計,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的醫療費用占全體健保支出近四成,健保總額也在一一二年來到了八三○○多億元,未來的青壯年世代將承受更多的壓力去支撐著台灣醫療費用的支出,恐怕只是衍生更多世代問題。
必須指出的是,為維護健保的永續經營,我們不得不去看見已經使醫療服務岌岌可危的現實問題。
台灣每年的就醫次數平均為十七次,與OECD先進國家的平均就醫次數八次相差甚多。換言之,在不必要的就醫需求與醫療院所的衝量下,健保點值只會更加被稀釋而已。因此,在分級醫療的落實就極為重要,這也是為何我長年主張自我照護(Self-Care),讓社區藥局可以成為第一線用藥照護角色,才有可能讓醫療資源獲得更好的分配。
甚至,在指示藥給付的政策上,政府選擇架空健保法第卅九條明定指示用藥不予給付之規定,將指示藥納入給付範圍將近卅年,而每年健保持續給付指示藥的品項將近八百項,占健保的支出高達廿億元,儼然不願意面對醫療資源的窘困,這鉅額的支出也將繼續成為台灣健保沉重的負擔。
最後,我必須再次呼籲政府與立委諸公,若在面對健保點值的議題時沒有務實地看見台灣醫療體系諸多的問題,如此提倡的健保改革僅僅是見樹不見林,除了加劇台灣社會與未來世代的負擔之外,醫事人員的勞動條件問題遲遲無法有效改善,台灣的健保體系遲早會面臨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