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經代茁壯 壽險吹結盟風
2024-02-07

自建業務員,還是與保經代策略聯盟?壽險公司近年風向似有轉變,銀行通路依舊搶手,傳統保經代亦快速茁壯,據壽險公會統計,去年銀行通路貢獻2,477億元的新契約業績,傳統保經代亦貢獻近1,037億元,創歷史新高。
其中如安聯人壽自傳統保經代拿到298億元的業績,占其全年新約業績量的62%,亦在傳統保經代業績中排名第一大壽險;第二是安達國際人壽有214.8億元,占其全年新約業績的77.5%,兩家壽險以投資型保單為主,兩家就占傳統保經代業績近50%的市占。外商壽險因為成本或過去併購考量,不是沒有自家業務員通路就是自建人數並不多。
本國壽險則多數仍自建業務員通路,如國泰人壽自家業務員去年貢獻1,040億元保費,占其業績的78%,依舊是壽險最強業務員通路,金額第二大是富邦人壽業務員貢獻的518億元,占自家業績近55%,第三是南山人壽業務員貢獻近447億元,占率亦有72%,南山與國壽過去幾乎沒有跟傳統保經代合作,富壽去年則從傳統保經代拿近34億元的業績。
金管會規定業務員每年有法定最低上課時數,各壽險公司亦要花費大量培訓成本,各壽險公司通常會定期考核靠行、無貢獻、銷量未達到最低標準的業務員,造成業務員減少。
去年銀行通路轉賣美債,加上培養自家壽險大軍需要時間與成本,不少壽險公司轉為加強與傳統保經通路合作,像台新人壽過去多是以銀行通路與自家業務員為主,今年將與保經公司合作,近期已有保經公司與台新人壽簽約。
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日前出席雄獅保經開幕時也表示,新壽將強化與保經代通路的合作,目前新壽約7成業績是來自自家業務員,3成來自銀行通路與傳統保經代,3成中還是以銀行通路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