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兩措施 報稅不必上馬路

5月報稅季即將來臨,財政部賦稅署表示,今年申報期間暫定5月1日至5月31日,但同時推出報稅兩大便民措施,包括「手機報稅」增加現金繳稅及申請延分期繳稅、網路申報試辦附件上傳服務。
財政部於2021年推出手機報稅及行動電話認證登入機制,民眾在報稅網站建立基本資料,可透過「行動電話認證(需以行動網路搭配本人門號sim卡)」、「戶口名簿戶號+查詢碼」,或是「行動自然人憑證」等完成身分認證,自動帶入所得及扣除額資料,並自動計算稅額。
為有效強化稅務資訊功能便利性,財政部2022年針對手機報稅介面採分流機制,對於所得單純、不用編修資訊者,像是受薪階級上班族等,可直接使用「簡化版」頁面完成申報。
另外,如有需要增列扶養親屬、編修所得額與扣除額者,財政部手機報稅將導流到「編修模式」頁面,即可編輯各項資料。同時,手機報稅先前也已增加連結電支及行動支付功能,提供多元繳稅管道。
2023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手機報稅再新增現金繳稅及申請延分期繳稅功能。
賦稅署也提醒,因手機報稅預設螢幕未必與個人手機螢幕尺寸相同,若發現螢幕尺寸太小、編輯不易情況時,手機報稅者還是需要改用電腦裝置(桌機、筆電及平板)登入報稅系統完成資料編修。
除手機報稅,今年財政部為擴大網路報稅便利性,2023年5月申報綜所稅,財政部試辦網路申報附件上傳服務,納說人不用再寄送證明文件及單據,改用「網路取代馬路」;但為避免報稅系統負載過大,因此以上傳10MB為限。
財政部官員說明,以往透過網路申報(含手機報稅)綜所稅,若有依法須檢具的相關證明文件及單據資料,例如醫藥費、捐贈收據、房租支出、財產交易損失等,須於報稅截止十日後以掛號寄交戶籍所在地國稅局,或就近送至任一國稅局代收,今年則可直接上傳。
針對多數民眾可能臨櫃詢問稅務問題,為有效分散人流,賦稅署2022年起即擴大適用線上AI稅務智能客服,五區國稅局都可以AI解決民眾簡易稅務諮詢,提前紓解臨櫃報稅人潮。
至於線上臨櫃報稅或查調所得取號功能,為提升報稅便利性,全國五區國稅局也全面採取「當日至三日內」取號功能,比照預約施打疫苗情況,民眾可自行安排時段報到取號,由國稅局櫃台優先處理,減少等候時間。
今年還有一個重大變革,就是為稅捐稽徵法第20條修正,滯納金加徵方式由「每逾2日」修正為「每逾3日」按滯納數額加徵1%,最高加徵率則由原本的15%降為10%。